2024-09-21 15:54:52 | 166教育网
电竞正式成为体育竞技项目 166教育网
电子竞技运动是以电竞游戏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以及在规则保障下公平进行的对抗性电竞游戏比赛。
电竞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98年,随着互联网的进入,国内迎来了第一批电竞游戏,以《CS》与《星际争霸》为主流代表,同时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等第三方赛事,成为电竞行业的主导力量。2009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电竞政策逐渐松绑,以游戏厂商主导、多方共同打造的第一方赛事开始成长起来,一些职业化的电竞俱乐部也涌现出来。以第一届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的举办为起点,中国电竞产业迎来了勃兴时期。国家政策层面也着力推动电竞产业的良性发展。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成立中国移动电竞产业联盟,与此同时,教育部公布新增的13个专业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名列其中,新增的电竞专业自2017年起执行。
2019年4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在这份报告内容中,电竞正式归为体育竞赛项目。
多地发布政策扶持电竞行业
在2020年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数码娱乐互动展览会上,举办了首届全球电竞大会,并且发布了我国电竞行业首个授权类团体标准《电竞赛事通用授权规范》,中国电竞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将不断提高。这也代表了电竞行业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在近两年中,各地也发布了电竞产业扶持政策,部分地方政府致力于推动电竞成为城市新名片。
电竞用户规模增速超过游戏用户总规模增速
2020年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为6.57亿人,同比增长1.97%,增速相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20.28个百分点,反映了游戏用户整体规模增长在放缓。而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4亿人,同比增长10%,2019年1-6月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4亿人,同比增长11.2%,总的来看,近两年我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2020年1-6月,电子竞技用户规模占游戏用户规模为73.51%。
电竞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020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中国电竞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719.36亿元,同比增长54.69%。2019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规模为969.6亿元,增量超过百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电竞游戏的发展将成为游戏行业的主要驱动力。
移动化呈主流趋势
2019年我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移动端销售规模达到615亿元,同比上升32.9%,占比63.43%,客户端销售规模为354.6亿元,同比下降4.6%,占比为36.57%。从2015年以来,电竞游戏移动端销售占比不断上升,在2017年占比超过客户端,反映出我国电竞游戏移动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在2020年10月苹果手机发布会上,苹果官方更是宣布,今年晚些时候,《英雄联盟》将正式登陆iPhone,未来电竞游戏移动化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166教育网(https://www.166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象山西周中学的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
西周中学是一所融初中、普高为一体的农村完全中学,虽地处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西周镇,但相对于城区学生,我们学生在特长发展这一方面的弱势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培养孩子特长这一点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很少有甚至可以说没有培育孩子特长的学习机构:农村学校在培养学生特长这方面就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2008学年,学校把发展学生特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让培育校园特长文化成为西周中学办学特色的生长点。
学校贯彻全面发展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特长促全优理念,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努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拥有自己的特长,初步形成一种人人有爱好、人人有特长的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社团的招生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公开、公平、自愿的原则。每一个社团有宗旨、章程、活动计划等,配备了至少一名指导老师。社团自建立起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由学校统筹安排各社团活动的时间、场所等。在指导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各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成绩斐然:在县中小学乒乓球锦标赛中,学校初中男子组荣获团体第一名,高中男子组荣获团体第二名;在中小学生棋类比赛中,高中棋队夺得国际象棋和围棋两项团体第一,并荣获精神文明奖,初中棋队夺得国际象棋团体第二,高中男子中国象棋队夺得个人第一、三、五名;在中小学艺术节中,荣获高中组团体三等奖,农村初中组团体二等奖。许多同学从社团活动中找到了一种以前所没有的自信,他们的脸上焕发出了一种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光彩。09年6月是各类社团集中展示成果(特长)月,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社团展示活动不断地在学校体艺馆上演。激动的不仅是舞台上表演的社员们,舞台下观看的同学也显得异常兴奋: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舞台的主角!舞台上的学生从“我能行”的感受中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舞台下的同学暗下决心:我也一定要找到我的特长!优秀的社团必是学生特长生成的摇篮。根据优秀社团评定标准,学校评选出六个优秀社团,并以优秀社团为典型,总结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各社团,使学校各社团都能健康蓬勃发展,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真正地把自己的爱好变为自己的特长,并从“我的特长”中感受到“我的快乐”、 “我的自信”。
学校定期刊出的《嵩溪》、《西周中学报》是引导师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旗帜;由校团委牵头,学生自主管理的校广播站、 “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校园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位曾因中考失利考入西周中学而自卑、失落的同学在西中度过半年的学习时光后在周记中由衷地感慨:“当初无奈的选择在今天看来恰是最明智之举,与西中结缘,我今生无悔!”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在浓浓的校园文化的熏染下,西中学子们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健全了心智。他们学在校园、乐在校园、得在校园,于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 西周中学地处农村,每年都有一批经济困难家庭的子女入学,几年来,学校把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帮困助学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学校常设由校长亲任组长的“西周中学帮困助学领导小组”,新学年伊始,各年级组、班主任即在政教处带领下对全校贫困生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完善贫困生档案库,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每年寒假期间,学校都要开展 “送温暖”活动,这已成了西周中学帮困助学的例行工作。学校校长室及中层行政领导逐一走访、慰问贫困生家庭,把500元慰问金和一份份浓浓的爱意送到贫困学生家中。每当寒冬将至,学校都要对住校的贫困生缺少被褥情况做专项调查,及时发放补助金帮助他们添置棉被、衣物,为他们送上贴心的关怀。
在日常管理中,每位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帮困助学的爱心使者,他们把帮困助学工作做实、做细,不断丰富帮困助学的内容,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实际困难,确保每个贫困生都能在学校安心、舒心地学习、生活。同时,学校还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规划人生,让他们在西中这块热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建立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让每位贫困学子在校读书期间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这已成为西周中学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实施人性化管理中的一大亮点。 长期以来,作为农村中学的西周中学面临着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即由于地缘差异、引领不足、缺乏锻炼等各种客观因素而致使一批颇具潜质的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缓慢,视野日趋窄化。为适应学校在新形势下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学校挑选了一批潜质佳、求上进的年轻教师,与校外名师结对,以寻求指导,促进成长。
学校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西周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西周中学教师梯队建设方案》、《西周中学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并在此框架下层层抓落实,内外兼修,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档次。学校每年免费为教师订阅一份教学刊物,努力为教师寻求各种高层次的进修、培训的机会,完善并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奖励措施,发挥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教师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夏红莲、姚俊、虞建华、王仁亮等教师在各类学科大赛中陆续荣获一等奖,王增良校长、宫少华、吴利民、姚俊等教师的论文不断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师专业成长步伐的加快让西中园丁们逐渐拥有了一份信心,让他们能自信、自如地应对各种挑战,并自觉地把这些挑战所凝成的经验与智慧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内驱力,回报学生,回报学校和社会。
西周中学在编教职工中,外省、外县籍教师共25人,其中外省籍教师多达21人,他们来自宁夏、贵州、内蒙、新疆、黑龙江、辽宁、江西、上海等省市自治区。这是一个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园丁们组成的大家庭,学校领导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兼容并包的气魄让这个多元的大家庭变得其乐融融、其情泄泄。在这里,省籍、县籍的界限逐渐模糊:主管行政后勤副校长室江西人,分管高中教学的教务主任是江西人,分管初中教学的教务副主任是安徽人,团委书记是奉化人,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用人方式让学校行政班子的组合变得格外和谐。定期举行的座谈会、联谊会,日常生活中的嘘寒问暖、诚挚关怀为外省(县)籍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安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专业成长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一批外省(县)籍教师现已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 2006学年伊始,在西周中学校园网上,每周都有一个“精彩课堂评比结果”的帖子吸引着众多师生的眼球,点击率之高,前所未有。这是学校开展以学生评价为激励,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新尝试。“精彩课堂”评选活动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一周内的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均为评选对象;各班成立评选小组,每周由学生通过投票评选出两节“精彩课堂”(即最喜爱的两节课)。其后,学校经过不断探索又推出《教师课堂教学总体质量月测评暨“课堂之星”评选方案》,对“精彩课堂”原有的评价周期、评价方向、评价性质作出调整,变周评为月评。活动开展至今,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精心备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参与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此外,学校对教师每天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记录,每周分析,就课堂上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与有关教师沟通,提出改进意见;落实课堂规范,要求教师做到“五不”,即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接听手机、不随意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实行行政推门听课制度,学校要求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常规课都面向全校开放,校长亲自为自己制订了学期听课百节的目标;每年一度开展教师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理论水平。
学校成立教师课堂教学等级考核领导小组,考核组由行政人员和校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统一安排考核时间,要求同年级执教同学科的教师开设相同内容的公开课,上完课后,考核组及时作出评价并及时举行评课活动,课上得不成功的教师可以选择重上。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体现人性化,是西周中学教学管理的一大特色。学校重要的教学措施出台之前都要进行调研、论证,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让普通教师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在学校管理理念的引领下,全校上下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一种服务氛围:教师乐做学生的服务者,在教学中自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行政中层领导愿做普通教师的服务者,千方百计地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便利;校长甘做全体师生的服务者,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渠道的评估手段,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西周中学这种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立体式教学管理评价模式正在逐步发挥它的威力,全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效率和成绩显著提高。近几年高考上线率稳步提升:07年教育局下达指标为本科18人,实际本科上线21人,完成率117%;专科指标82人,实际上线108人,完成率132%。08年下达本科指标14人,实际上线13人,完成率93%;专科累计指标77人,实际上线116人,完成率151%;组档线累计指标86人,实际上线126人,完成率147%。09年下达本科指标24人,实际上线23人,完成率96%,专科指标49人,实际上线179人,完成率达365%。许多学科的会考及格率和部分学科的平均分、AB率超过省市平均。初中教学成绩同样稳中有升,绝大部分学科统考成绩稳定在县前十名,中考升入象中人数在县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07年中考象中录取9人,统招1人;08年中考象中录取8人,统招1人;09年中考象中录取9人。历年中考总平均分全县排名基本在十名以内,2014年象中录取10人(本届已撤并下沈中学)。
未来三年,西周中学将面临办学格局的重大调整,学校正在调研完善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迎接新的发展形势下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缩小与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2023-11-09 16:49:36
2024-03-25 23:54:16
2024-03-25 23:48:03
2024-03-25 23:39:07
2023-11-09 23:35:05
2023-11-09 2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