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

2024-04-08 20:25:43 | 166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4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相关的问题,今天,16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

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

1、地域问题,同一省份招生人数多是中国大学的一贯做法。

2、地方对高校有较大投入,因此多录取地方生无可厚非。

南京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166教育网

外文名称:Nanjing University

主要院系:物理、化学、天文、计算机、建筑、匡院、商院、电子、中文、外语等

简称:南大(NJU)

国家重点学科:61 个

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硕士点:223 个

创办时间:1902年(壬寅年)

博士点:150 个

类别:公立大学

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8中国工程院院士3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

学校类型:综合类

简介: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追溯学脉古为源自孙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

截至2014年底,南京大学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31304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2]  南京大学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

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

2021江苏农牧单招实际录取人数

江苏省综合评价共录取3461人,其中省内高校共录取3069名考生,省外高校共录取392名。
在高考扩招的大背景下,2021年综评比2020年多录取了442人。其中省内高校扩招前5名的高校分别是:江苏大学录取299人,扩招了175人,其次是南通大学扩招90、南林扩招55、扬大扩招40、南信工扩招28人。省外高校香港中文(深圳)扩招30人。而今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录取人数分别减少6人,18人。南大、东南的综评初审改变了初审规则,向强基看齐,只看考生的模考成绩,不看竞赛奖项。导致一些获得学科竞赛省一省二奖项,但文化成绩不占优的优秀考生,失去复试的机会。
位列省内综评录取人数榜首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今年共有76名考生被综合评价录取。其次江苏省滨海中学和南京市金陵中学位列第2、3名,其中滨海中学有68人被综评计划录取,金陵中学有59人被综评计划录取。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录取人数位列第6、7位。录取人数前10名高中里就有4所是南京的学校,足以能够看见南京高中和家长对综合评价的重视。

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

江苏考生全省多少排名可以报考南京大学

166教育网(https://www.166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考生全省多少排名可以报考南京大学的相关内容。

江苏考生省排名理科2000名以上,文科400名以上可以考虑报考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1个直属院系,本科生13196人、硕士研究生16072人、博士研究生7693人、留学生1415人。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合作交流: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 南京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以上就是16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6教育网:www.166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为什么这么多”相关推荐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现在大学生这么多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这么多呢?对于这个问题,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一、大学生的范围变大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学生的范围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展,例如现在大学生的范围将大专生包括在里面,而从前大专生并不包括在大学生里面。除此之外,其他很多接受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生也被称为大学生。因此大学生范围的变大

2024-07-06 20:26:16
车绿牌这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迟迟不换?
车绿牌这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迟迟不换?

车绿牌这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迟迟不换?街头看到6位数“绿牌”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一个个醒目的“绿色车牌”犹如移动的“广告”,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而且绿牌的“特权”多多,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迟迟不换?首先说说它的好处(大多数城市):1、有专属牌照,可以很好地区分辨识。2、有补贴,2017年购买续航超过2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消费者普遍能够享受6.6万国

2024-09-26 01:13:25
南大强基计划在各省招生人数 南大江苏招生人数
南大强基计划在各省招生人数 南大江苏招生人数

南大江苏招生人数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784人,其中提前批物理类5人,历史类24人;统招物理类615人,历史类140人。录取规则:学校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高考实际成绩(不含政策加分)进行专业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实际成绩相同时,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投档位次排序。未提供投档位次的,文史类(或首选科目为历史)考生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成绩,

2024-04-07 23:25:45
南大2023江苏招生人数(南京市2023年高考人数)
南大2023江苏招生人数(南京市2023年高考人数)

南大2023江苏招生人数2023年南京大学普通本科计划招生3930人。南京大学,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

2024-04-04 09:17:02
南开大学为什么被那么多人黑?
南开大学为什么被那么多人黑?

南开大学强基计划2021入围分数线南开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各省市入围分数不同,具体如下图:南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每年的都是有所不同的,不同地区入围分数线也是不同的,不同专业的南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物理:天津入围分数最高,为656分;湖南省的最低分是538分。生物科学:天津市得分最高为662分;在黑龙江,最低的分数线是550分。南开大学强基计划

2024-10-11 09:02:19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费师范生为什么这么多人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费师范生为什么这么多人报

山东志愿填报规则山东志愿填报规则如下:1、本科一批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为高考成绩公布后一周左右,45个院校同步开始填报。2、具体填报时间可能会根据国家招生计划和高等教育政策有所调整,具体时间可参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通知。3、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志愿,其中可以包括军事院校、公安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等专业院校,但艺术和体育类别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4、考生填报

2024-08-05 14:54:06
树人学院民办专科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
树人学院民办专科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

树人学院民办专科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优点颇多。1、树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师资和硬件都是好的,大二后搬新的宿舍,条件就好,有独立卫生间,选择装空调和热水器,有阳台。2、树人学院环境好,校园绿化特别好,食堂的饭也好吃,享受的学习资源是特别好的。3、树人学院交通也方便。地方也不偏僻。周围吃的用的都较多。图书馆环境好。民办二本院校排名一览表民办二本院校排名一览表如下:1、山

2024-09-27 02:18:19
南大强基计划江苏省招生人数 南大江苏招生人数
南大强基计划江苏省招生人数 南大江苏招生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04-08 16: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