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15:50:22 | 166教育网
镇江船艇学院自其肇始,便与船艇结下不解之缘,1978年正式定点镇江独立办学,办学层次为中专,1991年升格为大专,1996年招收本科生,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是目前全军唯一面向陆空军船艇部队培养船艇军事人才的专业性院校。
陆空军船艇部队是我军水上保障的重要力量,担负着为海、边防部队和水网地区部队战备、训练和执勤提供水上运输保障的重要任务。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缘船而生,因艇而兴,伴随着船艇部队的发展而成长,伴随着我国军事交通事业的兴起而壮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学院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更新教育观念,主动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型,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研究等方面,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船艇部队需求为牵引,按照“特色办学、重点突破、内涵建设、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为船艇而设、人才为船艇而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多年来,学院始终没有偏离过“以船兴院、以艇图强”的立足点,没有放弃过“优质育人、特色育人”的基本目标,始终坚持以专业特色创优势,以人才质量求发展。正是在这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办学理念的不断凝练中,学院打造了自己的特色专业群和特色育人模式。新世纪新阶段,镇江船艇学院以勇立潮头,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按照新型军事人才三条标准,积极贯彻指技合一、军政兼融、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构建了“打牢三个基础、强化四种能力、提高五项素质”的新型船艇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之后,全军院校被划分为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种类型,院校教育面临重大转型。镇江船艇学院由于所设学科专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出现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并重发展、多种教育类型并存一校的新局面。学历教育涵盖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等多个层次,任职教育包括军官逐级培训、士官岗前培训、学兵专业训练等多种形式。学院主动适应形势任务发展要求,建立了多层次、多规格、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船艇专业任职教育、学历教育、专业兵培训一体化训练。针对新型船艇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和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加大专业课程整合力度,从有效履行船艇输送保障作战任务出发,突出课程的先进性、针对性,建立了以《船艇输送指挥》等课程为主的特色鲜明、综合优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66教育网(https://www.166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科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作为重要的军事人才基地,始终践行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理念,致力于为船艇部队培养专业人才。自成立以来,已为部队输送了数万名具有实战能力的学员。进入新时代,学院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操训练和模拟演练,如认识性实习、课程实习、模拟训练及毕业综合演练等,形成了独特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将实验室、车间与教练船艇紧密结合,校内外实践相结合,陆地和水上训练并重,以提高学员的实战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
特别在毕业学员综合演练中,学院积极与作战部队合作,如与军区某防空部队和空军某船运大队合作,共同开展渡海登陆输送保障演练,这不仅提升了教学的实战性,还帮助部队解决了训练难题,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学院的多项研究成果,如“船艇指挥‘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在2005年获得军队级教学成果奖,显示了其教学科研实力。
学院还通过第二课堂和科研训练项目,鼓励学员进行创新实践。自2003年起,学院为本科生提供科研经费,支持他们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五年来取得了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院的科研工作与部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帮助解决部队训练中的难题,促进了学院与部队的互动发展。
在服务船艇部队信息化建设方面,学院积极参与重大项目的攻关,推动船艇训练模拟器和装备信息化改造的研究,多项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并在部队中广泛应用,有力提升了部队的信息化保障能力。同时,学院在参与军事演习和为部队服务中,不断深化教学与实战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运输技术学校的一个船艇专业,1978年10月,中央军委批复总后勤部,决定在镇江新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校附属船艇大队”。后经几次转隶,1983年6月改建为陆军船艇技术学校。1999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166教育网
以上就是16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6教育网:www.166edu.com2024-09-16 07:44:06
2024-10-31 19:18:19
2024-09-22 02:37:49
2024-12-10 15:47:49
2024-11-13 08:09:26
2024-09-22 01: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