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

2024-10-21 22:01:04 | 166教育网

16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

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

华科对双非没有歧视。

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类),入选" 985工程 "、" 211工程 "、"强基计划"、"111计划"。

截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拥有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

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预测一:招生专业范围将扩大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166教育网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预测二:报名、入围、录取门槛将分层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预测三:招生人数会进行动态调整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预测四:全新培养模式将贯穿强基计划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每月补贴

166教育网(https://www.166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每月补贴的相关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的研究生每个月大概600元奖学金。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 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首批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类),入选" 985工程 "、" 211工程 "、"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有1个国家研究中心以及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7个国家其他类别研究研究机构。

研究生在读期间,每月研究生的生活补助是600,一年发满12个月,也就是说寒暑假也有生活费。如果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还会有额外的,补助金 1000到3000按等级发放。
学业奖学金方面,前40%的学生获得一等奖学金8000人,后60%的学生获得二等奖学金4000人。
在第一年的招生中,也会有来自211或985所大学的优秀学生,以及本科成绩在本专业前5%的优秀学生。奖金从两万到五千到三千不等。
积累了一定的学业成绩,可以参加国家奖学金。奖金相当丰厚,有2万元。另外是参加一些勤工俭学、学院项目等有相应的资金补贴或奖金。


注意事项:
第一类是研究生援助。
研究生经费:不低于6000元/人/年。
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1万元/人/年。
第二类是国家奖学金。
优秀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每年资助4.5万人,其中 硕士研究生 3.5万人,每年资助2万元; 博士研究生 1万人,每年资助3万元。
第三类是为激励研究生而设立的学术奖学金。
治学立业,勤于学习,专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中央高等学校根据研究生收费标准、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以上就是16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6教育网:www.166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华科对双非有歧视吗?”相关推荐
像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的学校会对三本类院校的考生有歧视吗?
像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的学校会对三本类院校的考生有歧视吗?

像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的学校会对三本类院校的考生有歧视吗?应该没有吧,研究生和本科那边们平时没什么交集,可能有时候会代课吧,其实学校越好,学生一般都是自学为主的,没人关心你什么的,还是那句话,走自己的路~~一般刚开始别人可恩那个会问你是哪的,后来就是看实力了西部地区三本院校有哪些一、西部地区三本院校有:二、三本,指第三本科批次,是指中国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三本属

2024-10-02 14:51:25
三本本科生考浙大研究生可能吗 会被歧视吗
三本本科生考浙大研究生可能吗 会被歧视吗

三本本科生考浙大研究生可能吗会被歧视吗1、三本院校毕业生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很难被录取。2、首先三本院校毕业生基础比较薄弱,专业知识很难与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相提并论。而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都是能力较强的重点大学毕业生。3、其次硕士研究生有初试和复试,即使三本生达到了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也很难与其它考生抗衡,成功率不是没有,但真的不大。国内有哪些实力不错的三本院校?现在

2024-10-28 01:40:21
陕西师范大学歧视二本院校的考研吗
陕西师范大学歧视二本院校的考研吗

陕西师范大学歧视二本院校的考研吗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歧视二本。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Normal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

2024-03-24 18:24:11
在双非院校和985、211院校读研有哪些区别?双非院校值得读吗?
在双非院校和985、211院校读研有哪些区别?双非院校值得读吗?

在双非院校和985、211院校读研有哪些区别?双非院校值得读吗?双非当然便是2个非,双非学校指的也是这些既并不是985,也不是211的大学,缪教师帮你算笔账,全国各地有贴近3000所大学,除开116所211大学(由于39所985大学都包括在211高校里边,全部985都必定是211),剩余的全是双非高校。别以为双非大学比985、211少了些许闪闪发亮的广告牌,她们之中或是卧虎藏龙的。收

2024-10-14 08:12:00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好考吗,复试黑吗?歧视三本吗?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好考吗,复试黑吗?歧视三本吗?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好考吗,复试黑吗?歧视三本吗?中央财大的金融是非常好,所以难度还是很大的,什么黑不黑的你就别想了,但是中财的考研还是相当的公正的,这是实话。中财的金融自然比外经贸的好。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西方经济学这就差不多了三本学院的应届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出来好找工作么,一般就业方向是啥?呵呵我就是金融专业的三本家里有亲戚朋友在银

2024-10-18 11:57:56
扬州大学是顶级双非吗
扬州大学是顶级双非吗

扬州大学是顶级双非吗扬州大学是顶级双非吗介绍如下:扬州大学是不是顶级双非高校,并无准确说法。一般认为,扬州大学是一所双非综合性高等院校,属于双非高校中的第一档,具有非常意义的一所高校,在国内整体的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扬州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高校。从扬州大学的排名来看,扬州大学早就可以成为双一流大学,校友会排在68位,软科中国排在81位,学

2024-01-04 09:33:21
广西师范大学是双非吗
广西师范大学是双非吗

双非大学考研难度排名双非大学考研难度排名如下:全国高校考研难度排行榜:清北2校之后的是交大、复旦、浙大、国科大、人大、中科大、南大7校。考研录取难度再往后一些的高校是同济、上财、北航、央财、南开、贸大、西交大、中大、武大、厦大、哈工大、天大、华科、东南、北理工等校。相对来说,航济开作为我国名校,考研难度还是都比较高的,而两财一贸、法大、北邮、西财、北外、上外这几所非常

2024-01-13 14:10:21
二本学生考研到双非学校有必要吗?
二本学生考研到双非学校有必要吗?

二本学生考研到双非学校有必要吗?考研考上双非学校是否有意义,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目标。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考研考上双非学校对某些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对于一些想要深入学习某个专业领域,但自身背景和条件不够优秀的人来说,双非学校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双非学校中,他们可以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024-09-27 01:55:03